悼念一位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因為甲狀腺癌辭世, C教授專長是臨床檢驗, 在學校和醫院都是望之肅然起敬的學究型長者. 前些日子聽到同學說他因為甲狀腺癌走了, 正在兀自納悶C老師應該才六十多吧, 沒聽說他罹患甲狀腺癌, 他從三總離開到另一醫學中心附屬醫院, 或許生病也就都在那個醫院處理, 只是聽聞甲狀腺癌突然得到接著就離開實在罕見, 除非是未分化型的甲狀腺癌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昨天夜診前巧遇也是原本在三總服務但也轉到C教授同一醫學中心的趙教授, 大概聽了一下原來C教授的症狀只是聲音沙啞, 甲狀腺發現腫瘤病理報告是乳突型 (papillary), 基因檢測有 bRAF V600E 突變, 放射碘無效, 用 Lenvima 也控制不住. 身為腫瘤學名醫的趙教授特別專案自外國申請某種標靶藥物, 但來不及了.
C老師的病情聽起來有些無法理解, bRAF V600E 突變的甲狀腺乳突癌並不罕見, 早期處理都能良好控制, 除非放任腫瘤生長過大或切除不完全或放射碘劑量不足或合併其他基因突變 (例如 TERT-p) 才會變得棘手. Lenvima 已經是目前針對放射碘治療無效甲狀腺癌堪稱強效藥物, 竟然也被趙教授認為藥石罔效, 反而需要藉由基因檢測引導專案自外國申請標靶藥物, 如果有機會醫者真還想多了解C教授的治療經過, C教授的病程和藥物使用或許也是值得甲狀腺癌治療醫師們學習和反思的!